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面向计算机、通信、制造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或工业数字化工程设计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培养能够从事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工业互联网系统运行维护、工业互联网系统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注重对员工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为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和甘肃省“强工业”行动实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工业互联网技术、PLC应用技术、工业信号与传感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工业APP开发、工业网络安全防护等。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团队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2人,其中硕士5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企业智能制造高级工程师4人。双师教师占比85%。
工业互联网基础实验室简介:
工业互联网技术基础实训室是为培养工业互联网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设计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室通过模拟真实工业场景,为员工提供从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与应用的全流程实践环境,助力员工掌握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

工业互联网技术数据平台

工业网络技术实训平台
实训室主要设备与平台
1.工业硬件设备:
工业传感器(温度、压力、振动等)与数据采集模块(如PLC、工业网关)。
工业机器人、AGV小车、智能生产线模型(模拟智能工厂)。
工业级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及通信协议转换器。
2.软件与平台: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如阿里云IoT、华为FusionPlant、树根互联根云)。
工业大数据分析工具(如Tableau、Python/Pandas、工业AI模型训练平台)。
数字孪生仿真软件(如西门子NX MCD、达索3DEXPERIENCE)。
3.安全防护系统:工控防火墙、数据加密设备及漏洞检测工具。
工业互联网实训内容
1.工业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
设备接入:通过工业网关实现PLC、传感器等设备的协议解析与联网。
边缘计算:在边缘端完成数据预处理与实时响应(如设备异常报警)。
2.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云平台部署:数据上传至云端,构建可视化监控大屏(如设备状态看板)。
工业APP开发:基于低代码平台开发设备管理、能耗监测等轻量化应用。
3.工业安全实践:
攻防演练:模拟工控系统网络攻击,学习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策略。